天气逐渐转热,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它们专挑五岁以下的幼儿下手,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瑞美森幼儿园时刻处于严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戒备状态。希望家长们也引起重视,携手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01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及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0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03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04
请牢记以下预防知识:
●勤通风、不聚集
居室多开窗通风,在疾病高发期让孩子远离儿童聚集的室内游乐场所。
●勤洗手、去病原
家长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养成不吃手、不啃咬玩具的良好卫生习惯,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去除病原体,防止病从“手”入。
●戴口罩、免交叉
医院候诊时,请务必保证自己和孩子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吃熟食、防感染
生活中要食用熟食、饮用开水,避免摄入已被肠道病*感染的不洁食物。
●晒太阳、杀病*
家长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增强孩子体质;衣物与被服要多晾晒,各类玩具要勤消*,及时杀灭潜藏病*。
●打疫苗、防重症
建议6个月~5岁的婴幼儿及时接种EV71疫苗。EV71疫苗虽然并不能预防其他类型病*导致的手足口病,但对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保护率高达94.7%,能有效防止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
05
外出遛娃,注意这些“危险源”:
有些家长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孩子没有直接和患病的小朋友接触过,幼儿园也没有感染的孩子,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仍会“中招”呢?
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手足口病不但会通过面对面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能通过间接的接触传染导致。
病从手口入,孩子的手摸过被病*感染的玩具、生活用具等后,再摸摸自己的小脸、抠抠自己的鼻孔,这样也会导致传染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爱去的场所,很容易成为病*传播的“温床”,家长们务必引起重视:
●海洋球池、淘气堡、亲子餐厅、沙池
●儿童电动玩具车、小区滑滑梯等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们在带孩子前往公共场所做游戏、玩玩具的时候,要尽量避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的高发季;玩耍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孩子吃手抠鼻,也不要边玩边吃东西;玩耍结束记得及时洗手;外出玩耍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孩子的衣服。
06
万一孩子“中招”,该如何做?
●及时告知
孩子若患病,一定记得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并告知病情,这样班级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启动相关的防控措施。
●注意隔离
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第二周也还具有一定传染性,应隔离2周。
●及时就医
就诊后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复诊。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并及时补充液体。
●返园要求
患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患病以后需要居家休息2周再返园(手足口病愈后返园,还需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才能回归集体生活)。
●“二孩”观察
对于有“二孩”的家庭,在做好患儿隔离防护的同时,暂未发病的孩子也要在家做10天的居家观察。
积极预防,才是王道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积极预防,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愿我们家园携手,给孩子全方位地保护!
▼往期精彩回顾▼防震演练·安全相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十问十答梦想花园爱的乐园——瑞美森幼儿园印象安全教育安全无小事,时刻不松懈编辑:Lyra审核:Alice责任总编:Minnie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