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眼下,秋韵愈发浓烈,恰逢白露时节。正是:金秋时节秋意浓,举杯邀月庆丰收!当人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有些疾病却乘虚而入,尤其是白露过后,气候干燥,无疑是为咽喉疾病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慢性咽炎,更是这个时节的常客。慢性咽炎反复困扰,束手无策?中医应对有妙招!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该病病程长,不易治愈,临床表现为咽部不舒,干咳,恶心,有异物感或轻微疼痛,吐白黏痰。本病属于中医“喉痹”的范畴。
阴虚火旺型
症状:咽部不舒、干疼,干咳少痰,多言后症状加重,有异物感,午后加重。咽部呈暗红色,多伴黏膜干燥及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利咽。
验方验穴
1.阿胶9克,麦冬30克,山豆根12克,杏仁12克,甘草12克,马兜铃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天突、肺俞、太渊、廉泉、内关穴。毫针刺肺俞、太渊穴,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每日1次。
3.取少商、商阳穴,常规消*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每穴点刺后挤出3~6滴血,每周2~3次。
肝郁气滞型
症状:咽喉部不适,咽喉部有黏痰样感和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颈部有紧束感。咽部黏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情绪变化时症状加重,苔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降逆。
验方验穴
1.苏梗30克,半夏12克,茯苓9克,甘草9克,厚朴12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天容、肝俞、太冲、廉泉、中封穴。毫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
3.取大椎、肺俞、肝俞、少商、商阳穴。常规消*,每穴用三棱针点刺。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型
症状: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有梗阻感,干咳少痰,或手心、脚心发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
验方验穴
1.麦冬12克,天冬20克,苏梗30克,知母6克,桑白皮9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肺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太渊、合谷穴。毫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选3~6穴。
3.按摩疗法
①用拇指重力按揉肘部的曲池穴和腕外侧的阳溪穴,每穴保持强烈的酸胀感1分钟,然后用指拨法重力推拨曲池穴附近的肌肉和肌腱1分钟。同法按摩另一侧。
②一手置于喉结处,将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相对,轻柔缓慢地拿揉喉结两侧的人迎穴,时间为3~5分钟。
医师建议
预防慢性咽炎的方法:
菊花茶
鲜菊花、麦冬、鲜茶叶各10克。代茶饮,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治验实录
病例:国防大学的一位老师,男,52岁,患慢性咽炎5~6年,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有梗阻感,反复发作。服用西药效果不佳,遂求中医治疗。
现症:咽部灼热微痛,干咳少痰,手心、脚心发热,口干,纳差,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清肺。
处方:熟地*20克,泽泻9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丹皮9克,五味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取肺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列缺穴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选3~6穴。治疗1个月后病愈,半年后未复发。
药物故事
山豆根:李时珍和他的学生一连几天翻山越岭,采药和记录药的形状,李时珍已经累得咽喉疼痛,不能言语,突然看见山中有一位采药的药农,正在挖一株叶像槐叶、秧像豆秧的植物,确定不了它是什么药,便向药农请教,因为咽喉疼痛,他很难与药农交流。药农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将这株植物的根洗净,用刀切下一片让他吃。没多时,李时珍便觉得嗓子轻松,第二天也能说话了,这让他万分高兴。他立即向药农询问这株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民间都用它来治疗喉咙痛,一般八月采根用,当地人给它取名“山豆根”。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讲中药故事谈老医秘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魏玉香,宋月航,张慧卿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