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犹如西天取经,前有流感挡路,后有诺如追击,紧接着,猩红热也进入了高发期。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确保孩子不被猩红热“撂倒”?不小心中招后又该如何治疗呢?
专家介绍,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5~15岁儿童。
发热、皮疹、杨梅舌为猩红热典型症状。病初起时,舌背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
专家称,猩红热发病需要隔离治疗7天以上。在猩红热早期进行病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首选抗生素,一般4天咽炎消失,皮疹消退。一般情况下,7~10天即可;若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等。此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水和能量。饮食也应该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并需保持皮肤清洁。
那么,猩红热该怎样预防呢?专家表示,首先,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回避传染源;同时,应合理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睡眠,注意清洁卫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董昊骞通讯员王晓婷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