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三伏天到了,三伏天该如何养生呢?我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贾宁,为大家上一堂“三伏天”养生课。
贾宁医师话,三伏天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今年三伏时间:初伏是年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是年7月26日到8月4日;加强伏是年8月5日到8月14日;末伏是年8月15日到9月3日。
天气炎热,数伏很明显是夏天里最“难熬”的日子。在中医看来,三伏天的这段时间,却是养生的最好时机。
贾宁医师表示,在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就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间,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最旺,如果使用养阳驱寒的养生方式,来防止一整年的慢性疾病,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俗话有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在中医理论里,“冬病夏治”的理念有悠久的历史。而三伏天是阳气最足的时候,借助三伏的外力,使用发散阳性的药物,贴敷在我们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让人体的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将人体的寒湿祛除,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如三伏贴,针灸,拔火罐、隔姜灸等,可以根据自身病症和体质的情况,选择一两种进行调节,预防慢性疾病,如哮喘、咽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虚寒性的疾病(慢性胃炎、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
贾宁医师介绍,“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时间特色疗法,是中医学基于《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疗法。其中三伏天灸疗法最具代表性,三伏贴选用的中草药一般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功效,贴敷在相应穴位上,可以透过表皮渗入浅表经络,结合穴位的作用,共同达到温阳助阳、温补脾肾、驱散寒邪、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未病先防目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敷贴。药物贴敷后,可以让扩张局部的血管,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药物透过人体的表皮细胞间隙,经过皮肤的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药理效应。另一方面,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能够让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同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三伏贴针对于虚寒型疾病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
三伏贴是否适合每个人的体质呢?在贴敷三伏贴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贾宁:
“实热性的体质和疾病,并不适合使用三伏贴疗法。因为三伏贴的中药都属于辛温大热之品,对于实热病患者和实热体质的人来说,相当于火上浇油。同时,不适合使用三伏贴疗法的情况还有:戴心脏起搏器、严重精神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正处于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妇女、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出水痘、皮疗)的患者,易过敏体质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贴三伏贴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发物(如牛肉、花生、芋头、糯米等)多喝温水;贴敷的当天不要进行游泳、泡澡,出现水泡后应该正确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让其自然吸收,不要抓挠,以免造成皮肤感染。如果是大水泡,则要保护好创面,千万不要用手抓破,并进行消*清洁处理。)如果在贴敷期间有不舒服的症状,医院就医。”
年三伏天灸贴敷时间
伏前:年07月06日(周一)
初伏:年07月16日(周四)
中伏:年07月26日(周日)
加强:年08月05日(周三)
末伏:年08月15日(周六)
加强:年08月25日(周二)
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贾宁:
“第一在饮食上建议可以选择合适的瓜果食用。内火大,痰湿重的人,要少吃荔枝、桂圆等性热的水果。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太多的雪梨、西瓜等性寒性凉的水果,不然会刺激肠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吃菠萝、芒果,以免过敏影响身体健康。可以食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菜水果。牛奶性微寒,不但可以补水,还能滋阴、解热*,也是“去心火”的好选择。还可以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调以适量红糖,有温中散寒,健运脾胃的功效;第二、要有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和睡懒觉。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的状态,如果经常熬夜和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反而让身体更加疲惫。适度进行午睡,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第三做好防暑工作,外出带遮阳伞,戴帽子等。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口渴以及大量出汗的症状,建议马上离开高温环境。如果症状严重,医院接受治疗。”
贾医生说,三伏天做运动要适当,避免剧烈运动。
贾宁:
“夏季可是要想办法养阳气的。尤其是在最为炎热的三伏天期间,更是要注意。比如说为了避免阳气损耗太多,锻炼要适当,别选择剧烈运动,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轻缓又能够锻炼的有氧运动比较好。同时要记得运动之后,务必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因为运动了会流汗,汗液会带走不少的水分和营养。”
编辑|民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