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 [复制链接]

1#

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

(1)主要症状:声音嘶哑。

(2)次要症状:咽喉干燥,或疼痛,或伴有咳嗽咯痰、清嗓、异物感等症。

(3)病程较长,声音嘶哑时轻时重。

(4)喉部检查:喉黏膜多有暗红色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全。

具备主症、体征,并结合病程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1)声嘶:是慢性喉炎的主要症状。发音时音调变粗、变低,禁声后声音嘶哑好转,多言后加重。

(2)喉部不适:患者感觉喉部不适,或如异物感、焮热感,或为干燥、疼痛感。发音时间较长时喉部不适感加重。

(3)咳嗽咯痰:咳嗽一般不严重,常作“吭、喀”清嗓动作。时喉有粘痰、难咯,喉痒而阵咳。

(4)喉部检查

①慢性单纯性喉炎:喉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红色,声带边缘变钝,黏膜表面可见稠厚黏液,常在声门间连成黏液丝。

②肥厚性喉炎:喉黏膜肥厚,以杓间区较明显,声带肥厚,闭合不良;室带肥厚,遮盖部分声带;杓会厌襞亦可增厚。

③萎缩性喉炎:喉黏膜干燥、变薄而发亮。杓间区、声门下常有*绿色或黑褐色干痂,如将痂皮咳清,可见黏膜表面有少许渗血;声带变薄,张力减弱。

(二)证候诊断

1.肺肾阴虚证

声音嘶哑,咽喉干涩微痛,干咳,痰少而粘,常需清嗓,午后加重;喉黏膜微红肿,声带肥厚,或喉黏膜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或见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2.肺脾气虚证

声音嘶哑,语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声带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或见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弱。

3.痰凝血瘀证

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粘痰;喉黏膜暗红肥厚,或有声带小结、息肉;胸闷不舒;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肾阴虚证

治法:益肺补肾,养阴开音。

推荐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白芍、桔梗、浙贝母、乌梅、甘草。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或六味地*丸等。

(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开音。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芪、白术、陈皮、山药、升麻、柴胡、千层纸、桔梗、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

(3)血瘀痰凝证

治法:活血化痰,利喉开音。

推荐方药:会厌逐瘀汤加减。当归、红花、赤芍、桃仁、生地*、枳壳、柴胡、桔梗、陈皮、浙贝母、玄参、僵蚕、甘草。

中成药:金嗓散结丸等。

(二)外治法

1.中药蒸气或雾化吸入:可用乌梅、薄荷、麦冬、甘草等煮热,蒸气吸入,适用于肺肾阴虚证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适用于血瘀痰凝证者。

2.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可选用红花、橘络等煎水取汁,亦可取丹参或当归注射液作喉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

3.中药含服:利喉开音的中药丸或片剂含服。

(三)推拿按摩

根据病情选择廉泉、风池、天柱、风府、翳风、人迎、扶突、天容、天庸、合谷、曲池、足三里、鱼际等穴位,进行揉、掐、弹拨、指震等手法治疗。

(四)针灸疗法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体针:局部可取人迎、水突、廉泉、天鼎、扶突等穴;远端可取合谷、少商、商阳、尺泽、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2.灸法:选人迎、水突、廉泉、天鼎、扶突、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艾条悬灸或隔姜灸。

3.耳穴贴压:取咽喉、声带、肺、大肠、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平喘等穴,脾虚者加取脾、胃,肾虚者加取肾,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

4.穴位注射:取喉周穴如人迎、水突、廉泉等穴,药物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

5.穴位敷贴:选天突、人迎、尺泽、大椎、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6.穴位磁疗:取喉周穴位,如人迎、水突、廉泉等穴,贴放磁片,或加用电流。

7.激光、红外线、微波等穴位照射:取喉周穴位,如人迎、水突、廉泉等穴。

(五)丹田呼吸法结合嗓音训练

(1)丹田呼吸法:呼吸导引、气沉丹田。

(2)嗓音训练

吹唇练习: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

哼鸣练习: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

(六)预防与调护

1.戒除烟酒,避免辛辣饮食;

2.保证充足睡眠;

3.注意声带休息,避免用声过度。

中医针灸、方药免费学习,请加,注明“学习中医”,邀您入群。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