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三伏时节到来之际,医院中医门诊针对六大适宜病种,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诊疗项目,“除去陈年旧疾,助您强健体魄”。
一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冬病夏治,未病先防
三伏天处于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夏季,此时人体的阳气会顺应天气而旺盛起来,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功效。根据“春夏养阳”的思想,三伏天是“补益阳气”的最佳时机。患者可以通过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达到在夏季时先作预防性治疗,减少在冬季发作的目的。
2.药穴结合,实用简便
穴位贴敷疗法不仅可以发挥中药与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即贴即走,也可以居家自行贴敷。
3.老少皆宜,无副作用
三伏贴属于中医外治法,安全有效,除了极个别会出现皮肤过敏等现象之外,没有其他的*副作用,并且经过皮肤给药的方式,可以减少胃肠肝肾的代谢负担,是临床较为便捷、安全的疗法。
△中医门诊医生潘雪演示“三伏贴”使用方法
二
适宜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肺脏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功能性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等。
3.软伤科疾病:关节痛、风湿病、风寒湿邪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4.其他:四肢寒凉怕冷,反复感冒、免疫低下者;亚健康人群。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三
诊疗时间及疗程
成人每次贴6-8小时,儿童2-4小时,如贴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微痒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
年数伏时间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10天
伏后加强:8月25日-9月1日7天
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
四
贴敷禁忌
1.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禁用;
2.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者慎用;
3.妊娠期妇女应慎用;
4.阴虚火旺体质者、糖尿病、结核病、肿瘤患者慎用;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不宜使用。
五
特色穴贴简介
1.止咳平喘贴
适宜病种: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
取穴:天突、膻中、定喘、大抒、风门、肺俞、膏肓
用法:每次取2-3穴,进行贴敷治疗
2.远红外去痛贴
适宜病种:颈、肩、腰、腿疼痛,风湿疼痛、腱鞘炎、网球肘、跌打损伤等
取穴:具体应根据医生辨证取穴
用法:每次取2-3穴,进行贴敷治疗
3.胃肠康贴
适宜病种: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功能性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便秘等
取穴:神阙、关元、胃俞、足三里
用法:每次取2-3穴,进行贴敷治疗
4.咽炎贴
适宜病种:急/慢性咽炎,表现为咽内不适、微痛、异物感,伴有干咳少痰、咽部充血水肿等
取穴:廉泉、人迎、天突、膻中、定喘、天容
用法:每次取2-3穴,进行贴敷治疗
5.鼻炎贴
适宜病种: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脾俞、肾俞
用法:每次取4-6穴,进行贴敷治疗
6.助眠贴
适宜病种: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早醒、睡眠深度及时间不足等
取穴:神阙、安眠、三阴交、涌泉、神门、内关、心俞
用法:每次取3-6穴,进行贴敷治疗
六
注意事项
1.贴敷前
应用穴位贴敷疗法之前必须经中医辨证论治,确定贴敷种类及贴敷方案,才能保证疗效更为确切。作息规律,清淡饮食,最好忌用辛辣、寒凉的食物1个星期,少吸烟,不饮酒,以免减弱药效;其次,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澡,去除皮肤表面油脂;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者出现发烧、头痛、呕吐腹泻等急性感染的症状,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
2.贴敷中
宽松穿衣防过敏。如有胶布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以皮肤的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患者应随时注意观察贴敷中的感觉,如果贴敷后皮肤出现刺痒难耐、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暂停外敷,并禁止抓挠,更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愈。
3.贴敷后
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游泳、泡冷水、或从事激烈活动,应注意休息。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贴药后皮肤的正常反应为红晕,有的人会起小水疱,也有人无特殊感觉。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的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泡,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对于残留于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刺激性清洁剂擦洗。禁食生冷、油腻、辛辣、海鲜之物,虾、牛羊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忌空调冷气、电风扇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