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啄治术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体会 [复制链接]

1#

扁桃体啄治术是一种外治法,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手术方法。本法是在民间应用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研制成现在的扁桃体啄治术。其主要方法是用扁桃体手术弯刀(镰状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而命名。本法操作简单,不需麻醉,无痛苦,无副作用。笔者于年4月~年6月用扁桃体啄治术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例,取得显着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共例,其中男例,女例;患者年龄最小7岁,最大76岁,平均33.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余年,平均5.8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症状有咽部异物堵塞感,伴有隐痛、灼热、咽痒咳嗽、口臭等,局部检查见:咽部黏膜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双侧扁桃体慢性充血、肿大或不大,部分病人扁桃体上见脓栓附着。

1.2治疗方法

参考汪冰等人的“啄治法”,操作方法为:病人取坐位,张口,用压舌板压住舌体前1/3,暴露好腭扁桃体,不用任何麻醉,用一次性扁桃体手术弯刀,在扁桃体隐窝口及周围做点刺、挑割动作,每刀深度约2~3mm,每侧4~5下,伴少量出血,以吐2~3口血为适度。每周1~2次,5次为1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1.3疗效标准及治疗

结果疗效标准依据《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痊愈49例,占19.1%,显效例,占64.1%,有效31例,占12.1%,总有效率为95.3%。

2讨论

2.1啄治术的应用优势

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属中医“喉痹”、“乳蛾”范畴(马培之咽喉病辨治撮要),中医学认为多因脏腑虚损、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日久邪热壅阻咽喉脉络,可使气血结聚,出现咽部充血肿胀等症,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又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而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抗菌消炎是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常规,但是,临床发现有很多的这类病人应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慢性扁桃体炎尤以5~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过去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摘除为主,但由于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具有体液免疫和局部免疫的功能,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慢性扁桃体炎是否采用手术摘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考虑到将扁桃体全部摘除会降低免疫力,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增强免疫力不利,因而提出了新的非手术摘除疗法,即啄治术。啄治术借鉴刀针破脓刺血经验及针灸疗法,避免了烙法所致扁桃体隐窝口瘢痕阻塞、局部气血瘀滞之弊端,直接在扁桃体上放血排脓,疏导瘀阻,使邪热外泄,脉络疏通,瘀血祛散。因既能治愈慢性扁桃体炎及慢性咽炎,又可保留扁桃体组织及其功能。本法是祖国医学刺血疗法和放脓疗法的综合使用,为古法新用,是针灸学、耳鼻咽喉科学、免疫学相结合的结晶。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的特点,值得应用和推广。该疗法所使用的刀具和压舌板均为一次性用具,可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可能。

2.2啄治术的作用机制

中医学认为血之与气,并行脉中,周流全身,宜通不宜滞,气血宣通则百病不生,气血壅滞则诸症蜂起。《千金方》云:“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而宣通气血之法,莫捷于放血。治疗乳蛾、喉痹直接在扁桃体上放血,可使邪热外泄,疏通咽喉脉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血壅滞祛散,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正如《针灸大成》所说:“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扁桃体表面黏膜上皮覆盖着复层扁平上皮,并向扁桃体内部凹陷,形成8~20个隐窝,窝口位置暴露,易受细菌感染和异物侵袭,小窝深细,多分支,面积广,易积存脱落上皮、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慢性炎症长期不愈的原因是扁桃体隐窝内分泌物排出困难,药物疗法只能促使部分分泌物吸收,而残留在隐窝内的分泌物遇到新的感染机会,会“旧病复发”而使炎症反复发作。若能开放隐窝口,消灭隐窝内病菌,使分泌物排出顺利,就能减少或消除炎症急性发作,啄治术就是通过多次的挑刺引流,使分泌物排出通畅,同时刺激机体产生防御反应,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细胞向扁桃体周围聚集,杀伤细菌或改变细菌生长环境,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炎症反复发作问题。

本文摘自《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年第24卷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