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凡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的症候统称“淋症”。
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五种类型。
比如石淋为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多因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
气淋表现为小便涩痛,淋沥不宜,小腹胀满疼痛。多因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
无论哪种淋症,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
而石竹,“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本草备要》。
以根和全草入药,性味苦,寒,归心、小肠经。具清热利尿,破血通经,散瘀消肿的功效。
附方:
1、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石竹花15至30克,水煎服。
2、淋病:石竹花、车前子、滑石、冬葵子等份,共研末,每次服3至6克,开水冲服,早晚各服1次。
其中,车前草利水渗湿,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
滑石性滑利窍,疗五淋。冬葵子甘寒滑利,利水通淋,二便不利者均宜。
四者配伍服用,淋病岂不逃之夭夭?
3、治肾癌
肾癌是发生于肾实质的肿瘤。表现为血尿、疼痛、肿块。晚期多有恶病质。很易发生转移,表现为偏瘫、坐骨神经痛、背痛。
石竹根方:石竹根60~克,分头道、二道煎服,日服1剂。药物应水浸1小时后再煎。
益肾消癌方:菟丝子30克,山萸肉20克,西杞果(枸杞子)30克,石竹根60克,天胡荽30克,土茯苓30~克,生薏苡仁6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每周服5日。
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均补肾。天胡荽清热利尿,消肿散结。土茯苓有解*除湿之效。生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甘草调和众药又止痛。多药共同益肾消癌,治病症。
一个补充:石竹的长相
小而美,仅高30-50厘米。茎直立,叶片线状披针形。花顶生枝端,单生或成对,顶缘不整齐齿裂,喉部有斑纹,雄蕊露出喉部外。花径不大,仅2至3厘米。但花朵繁茂,此起彼伏,观赏期较长。
花色有白、粉、红、淡紫等。变化万端,夺人眼球。这些色彩低低点缀在路边,正是王安石所写:
地面芬敷浅浅红。
提醒提醒: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