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蜂蜜的十种健康吃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m.39.net/disease/a_t3ceu27.html

在春季,来一杯温暖甜蜜的蜂蜜水,不仅能舒服身心,又能清肺润肠,还可以可以身体补充水分,可谓是好处多多。

不过,如何更好地冲蜂蜜水也成了很多人为之烦恼的问题,比如有人说:

“蜂蜜绝不能用开水冲泡,否则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物质。”

也有人说:

“热水冲蜂蜜,会导致蜂蜜中的酶类物质失活变性”。

那么,蜂蜜究竟应该如何冲呢?

用温开水喝凉开水冲服蜂蜜的效果是不是一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蜂蜜到底怎么冲

《中国药典》记载:

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外用可生肌敛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

这意味着,蜂蜜本是平性,但生用、熟用药性截然不同。

01生用:止咳通便

所谓生用,就是指用冷开水冲服,这样冲泡出来的蜂蜜水有养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阴虚燥热的人群饮用。

如果是因为阴虚内热而出现大便干结的人群,那想要充分利用蜂蜜润肠通便的效果,就一定要用凉开水冲泡。

而且将雪梨和用凉开水冲泡的蜂蜜进行搭配饮用,才可能缓解温燥咳嗽。

02熟用:温中健脾

所谓熟用,就是指用温开水冲服,这样冲泡出来的蜂蜜水更适合气虚者食用。

但大家需要注意,熟用蜂蜜虽然可以温中健脾,但仅适宜脾胃虚寒且胃酸不多者食用。

如若本身患有酸相关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吃了蜂蜜反而会加重病情。

这是因为蜂蜜太甜了,过甜的食物会影响胃的泌酸功能与运动功能。

蜂蜜的十种健康吃法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是老少皆宜的好东西,是老百姓家中常备的营养食品。

《神农本草经》中将蜂蜜列为上品,并将其与人参、黄芪并列为补气药。

而将蜂蜜与其他食材搭配使用,能起到1+1>2的养生功效。

01蜂蜜+白萝卜:止咳

把一个白萝卜切成块,加适量水煮熟后盛出汤汁,晾凉到合适温度调入适量蜂蜜即可。

蜂蜜和萝卜配伍,算得上是“强强联手”,前者可以镇咳润肺,常被用于缓解喉咙疼痛、咳嗽等病症。

后者可以理气化痰、去除肺火。

02蜂蜜+梨:缓解干燥上火

雪梨带皮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加水后大火煮至熟软,关火。

待梨汤冷却后,加适量的蜂蜜搅匀,吃雪梨、喝汤汁。

咳嗽是一种常见小毛病,长期咳嗽还会引发哮喘。

蜂蜜加梨配着喝,对咳嗽、哮喘都有很好的作用,一般二至三次就能改善。

03蜂蜜+大米+香蕉:防便秘

取50~g大米、g香蕉、适量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待粥晾凉后加入香蕉段和蜂蜜食用。

04蜂蜜+牛奶:增强抵抗力

早起和入睡前,在温牛奶中加入一小勺蜂蜜,可起到抗疲劳、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蜂蜜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铁元素,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补血益气,晚上食用,能有效改善体弱贫血的情况。

05蜂蜜+红枣:补血调经

用适量红枣加蜂蜜熬粥,能起到补血益气的功效。

06蜂蜜+甘草:护胃

在杯中放入10g甘草,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再调入20g左右的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建议在饭前1小时左右饮用,每天喝3次。

将甘草搭配上蜂蜜可更好地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黏膜,尤其适合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作为日常调理方使用。

07蜂蜜+菊花+枸杞:防眼干

取3g菊花、10g枸杞泡水,待水凉后,加入2勺蜂蜜,可明目、养肝肾。

08蜂蜜+金银花:减轻咽炎症状

取各10g的金银花、桔梗、麦冬泡水,待茶水冷却后,加入2勺蜂蜜,有清咽利嗓、养阴润肺的功效。

另外,因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蜂蜜具有和胃润肠之功效,两者结合,确实能有效缓解热结所致的便秘。

但用金银花治疗便秘,不宜长期食用,以不超过五天为好。

09蜂蜜+核桃:补肾健脑

取5个桃仁加水煮15分钟,在水温稍降后加入2勺蜂蜜饮用,有助于补肾健脑。

10蜂蜜+百合+粳米:养心安神

取各g的百合、粳米熬粥,待粥温稍降后加入蜂蜜食用,可养心安神。

两类人不宜吃蜂蜜01一岁以下的婴儿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而婴儿肠道发育不完全,其中没有能够充分抑制肉毒杆菌繁殖的菌类,中毒风险较高。

02糖尿病人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共占70%~80%。这两种糖都是单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对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尿病人来说,不建议食用蜂蜜。

即便是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糖尿病人,也应尽量少吃,食用后需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成年人每天吃20g左右、儿童每天10g左右也足够了,不宜食用过多。

泡的是蜂蜜,享受的是健康,用对了方法,才能使身心俱益。

关于蜂蜜正确的冲泡方法,你做对了吗?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