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咽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医院纠缠7年才确诊患上罕见Castl [复制链接]

1#

近日,百济神州宣布注射用司妥昔单抗(商品名:萨温珂)正式在中国商业化上市。作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Castleman病治疗药物,此次司妥昔单抗正式供药将打破中国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患者无药可用的困境。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教授、上海医院沈志祥教授、同济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梁爱斌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医院糜坚青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上市会并参与媒体圆桌会,共话中国Castleman病治疗新局面。

罕见疾病,亟需标准化诊疗方案

年,仿佛一夜之间“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28岁的幼儿园教师悠悠(化名)开始频繁生病,毫无由来的脚肿、咽炎、气管炎、肠胃炎等等各种各样的炎症、发烧、过敏、皮肤症状轮番折磨着她,也就是这一年开始,医院开始了长达10年的纠缠。

一轮又一轮的检查、化验,悠悠跑遍医院,医院各个科室,用掉四本医保卡,兜兜转转七年,却没有一个医生告诉她究竟得了什么病。期间悠悠一度被认定为淋巴瘤,“遗嘱我都写好了,宝宝怎么安排,遗产怎么分配也在里头。”最艰难的时候悠悠甚至绝望地写下遗嘱:“肉体要是消失的话,连思想和情感也消失了。想到这些,我就特别沮丧,特别失望,好像这多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到头来都是白费的……”

误诊7年后,悠悠终于获得确诊,她患的是一种叫Castleman病的罕见疾病,全球范围发病率仅约2/10万人,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这个病有多罕见?上海医院沈志祥教授举例说,医院医院,全国各地患者来看病,医生一年最多接触10个Castleman病人。

年,美国医生本杰明卡斯特曼首次描述了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该病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而且“狡猾”的Castleman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即使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血液科医生,从业生涯遇到过的Castleman病患者也屈指可数,导致患者的临床诊断往往迷雾重重。

临床上根据肿大淋巴结分布和器官受累的情况不同,将Castleman病分为单中心型(UCD)和多中心型(MCD)。MCD累及多个淋巴结区域,多有全身症状,预后较差。悠悠患有的是MCD的主要亚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iMCD临床表现多样,存在常见的体征改变,几乎所有iMCD患者都会出现高炎症症状(如盗汗、体重减轻、虚弱、疲劳、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和器官功能障碍)和皮肤症状(如皮疹、天疱疮)。我国iMCD患者5年生存率为55~77%,低于全球水平。

虽然终获确诊,悠悠的治病之路并未就此一番风顺。当时我国并没有标准化的诊疗流程与方案,“这个病没有标准的治疗指南,我只能用淋巴瘤的方案给你治疗。”悠悠的主治医生这样对她说。经历了数次化疗,大剂量激素治疗,悠悠的病情虽然获得一定程度缓解,但长期控制仍是一种奢望,且药物副作用较大,严重影响她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悠悠的医生表示:“先前她接受了化疗、放疗,初治不好,导致后来病情越发复杂。”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的缺失,让Castleman病患者面临重重治疗挑战与严峻的生存考验。沈志祥教授表示:“iMCD在我国少有针对性、特异性治疗。治疗方案都由临床医生根据自身经验选择,激素和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由此累积的*副作用往往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规范化、统一化的诊疗方案是一大重要进步。”

创新药物,破解“罕见困境”

Castleman病的治疗曙光初露是在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等新型药物诞生后。

虽然Castleman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存在许多未知性,但相关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参与炎症、免疫及造血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在许多iMCD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是靶向药物所要瞄准的疾病“命门“。司妥昔单抗就是一款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阻断Castleman病患者体内升高的IL-6活动。

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任梁爱斌教授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都知道靶向治疗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IL-6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细胞因子,很多细胞上不一定有这把锁(受体),但是IL-6单抗针对的是IL-6,不需要针对受体,就直接把这把钥匙掐断了,作用机制干净透彻。”梁教授补充说几乎只要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疾病,理论上只要有IL-6参与机制,单抗都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正因为如此干净透彻的机制和引导iMCD由“乱”而“治”的实力,年,司妥昔单抗被纳入中国《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第一批)》。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司妥昔单抗用于治疗iMCD。目前,司妥昔单抗被全球众多权威指南推荐为iMCD的一线治疗方案。

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博士表示:“我们深刻理解Castleman病患者面临的诊疗困境,创新靶向治疗药物是破局关键。此次百济神州在国内引进治疗Castleman病的司妥昔单抗,并成功推进商业化上市,终于为患者带来期盼已久的高质量创新药物。未来,我们期待积极联动各界专业和公益力量,为患者提升综合保障与帮扶,造福更多患者及其家庭。”

自年4月在美国首次获批以来,司妥昔单抗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iMCD。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糜坚青教授谈到:“司妥昔单抗精准靶向白介素-6抗体细胞因子,用药后往往疗效较好。此前,医院开展了司妥昔单抗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6年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疾病控制率高达97%,生存率达%,许多患者获得了长期正常生活的可能。”

在现场多个医患访谈中,各位专家也纷纷呼吁医保再“托一把”,让患者的疾病控制和健康希望更多“有迹可循”;同时,呼吁通过产学研医各方紧密合作,促进治疗药物的开发应用,并积极探索创新的保障制度与支付模式,帮助Castleman病患者改善整体的诊疗和保障水平,为他们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支持。

严慧芳

严慧芳

健康生活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